前不久刚有央视发文章建议进一步放开人口政策,后脚三胎就正式放开了。从开放二胎到开放三胎的这几年,新生人口数量减少、老龄化进一步加深的我国人口危机之下,如何解决人口老龄化的难题,是目前社会的主要难题。
人口老龄化,却不单单是我国所应对的难题,而是全世界都或多或少的有这些问题。看过日剧的朋友,相信都会有这么一个很直观的感受,就是日本的出租车司机很多都是头发花白的老年人,日本地铁上随处可见满头白发西装革履的老年上班族。不是他们工作竞争内卷,而是超级老龄化所带来的社会副作用。
但日本的老龄化对应的解决之道也做的相对完善。比如正在巡逻的一位松户市的福利官员说:“我们在进行社区巡逻时是有针对性的,如果我们看到在大白天还拉着窗帘的老房子,或者邮箱里有一大推报纸,我们随即就会通知警方。”
世界各国面对人口老龄化难题,在苦思冥想之后,想必应对的错失也都不尽相同吧。不妨一起来看看,国外面对老龄化的方法,给我们年老的父母和身边老年人带来更多的生活乐趣。
日本作为老龄化全球第一的国家,在政府、社会等多方机构历经多年的探索之后,依照本国的老年人口基数大、新生儿出生率低、社会岗位劳动适龄人口减少、国家完备的医疗服务体系等特点,逐渐建立起以“介护保险制度”为核心的“以老养老”、“日托养老”等综合性的医养结合的养老模式。
日本自2000年开始,作为全球首个针对养老服务立法的国家,相继建设了《介护保险法》《老人保健法》等法律制度,其中介护保险制度是推动日本医养结合成熟的核心体系。介护译为中文意为“护理、照顾”等意,介护保险保证了护理人员工资开支主要由各级政府和医疗机构承担,但面对缺口较大的养老护工,如何增加和培训看护人员是日本养老产业亟须解决的问题。
除了专业的看护人员,日本很多养老机构也在积极雇佣老年看护人员。以老养老正在成为日本社会的常态。在茨城县一家拥有大约30名员工的养老机构看护人员中,55—70岁是护工的主要年龄群有22人,年龄最高者为84岁。
在N·K·C公司里,一位非常受客户欢迎的员工是75岁的渡边女士。渡边以前在一家医院担任护士工作,退休之后就加入了N·K·C公司。
“‘以老养老’让照顾者和被照顾者双赢。渡边女士跟需要照顾的老人年龄接近,没有代沟,更了解老年人的需求,深受老年客户的欢迎。不少客户点名要渡边女士照顾。”神户贵子对记者说。
在东京,早上8点多,经常会有一辆小型面包车停在一户居民门前,养老院的工作人员把坐在轮椅上的老人从居民家中接出来,推到面包车配备的自动电梯上,送到养老院。傍晚时分,工作人员再开车把老人送回家。
在养老院生活的一天里,工作人员除了给老人提供洗澡、午餐等服务之外,还进行一些康复训练。这种“日托养老”的方式最近在日本非常流行。对于老人来说,可以享受到专业的服务,增加与其他老年人交流的机会,老人的家属也有了更多自己的时间。如果老人的家属突然有事,有些养老院也可以接受老人住宿,或者短期居住。
德国,一个老龄化程度相当高的国家,在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支持下,德国实行了一种“互助性颐养”的形式,搬离自己原来的住所,以购买或租赁方式入住新建的老年公寓。老年公寓整体采用无障碍化设计,安装电子监控系统,设置性能优化的养老护理服务设施,增强居住环境的安全性和舒适性。更为重要的是,“互助性颐养”让老年人在得到基本照顾的基础上感受到自己是作为一种“被需要”的角色而得到满足。
大家在同一屋檐下生活,除了周末在公共厨房聚餐做饭一次,其余时间是属于各做各的饭,更多的是聚在一起聊聊相互聊聊家常,偶尔结伴到附近城市出游。遇到谁出问题了,相邻的老年好友就会主动承担照顾的责任。
德国互助颐养的模式,不仅解决了老年人居家寂寞和独居老人出事了无人知晓的困境,更是充分尊重照顾老年人隐私,除了周末一起聚餐做饭,平时老人们都是 各做各的饭吃,有一种当年北京老四合院合租的风格。
人口老龄化问题严重的美国, 依靠自己地广人稀的特点,建造多个类似于城市的区域性建筑群——太阳城,但太阳城里居住的都是老年人,年轻人没有权力在此居住,就算是老人的亲戚和子女,在太阳城都只有不到三十天的居住期限!
想到太阳城定居,最必要条件就是年满55周岁,也就是说这个地方可以说是专门为老人家设立的,让老人家可以在这里享受幸福的晚年,不被大城市生活所打扰。美国政府也想依靠着太阳城的养老模式,缓解社会的老龄化人口的颐养难题!
在太阳城内,政府和开发商大规模修建老年公寓、养老院、护理院、老年养生社区等社区,依靠医生+护理人员+邻居互助的模式,持续为老年人提供打扫卫生、洗衣做饭、康复理疗、健身中心、医疗保健等服务,可以说住在太阳城里,几乎可以算是衣食无忧了。
不少人羡慕在太阳城生活的老人们,因为这儿真的是一个绝好的地方,它气候温和,适宜居住,而且它有着各种各样的医院,对于身体不好的老人来说是十分方便的,而且太阳城的基本设施都很完善,无论是图书馆还是娱乐中心,或者是高尔夫球、网球场、音乐俱乐部,都是应有尽有。
太阳城的居住费用也不高,满足了大多数老年人的需求,更有瑜伽馆、舞蹈室、唱歌室等等场所,供老年人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。试想一下几百个老人一起做瑜伽,老人们做着年轻人做的事,相信在这样一个地方老人的身体也会越来越好,生活质量也有所保证,他们在这里,越来越年轻。
在太阳城,你会看到每一个老人并没有被年龄所羁绊,他们充满了活力,而这些活力不止是这个城市赋予的,更是他们共同努力的结果。
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整体迈入新阶段,人口发展也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。老龄化社会的难题,我国也不可避免的碰上了。
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,我国总人口已达到14.12亿人,较2010年增加了7206万人,与此同时,老龄化人口也增加了!60岁及以上人口占18.70%,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占13.50%,从数据来看,我国已经全面进入老龄化社会。(数据来源:国家统计局)
我国早期实行的计划生育政策,导致现在很多独生子女要赡养四个老人、两个孩子,加之有近一亿老年人患有各种非传染性疾病。慢性病患病率如下:高血压66.9%;糖尿病19.6%;关节炎25%;慢阻肺15.5%;精神障碍和神经性疾病中的阿尔茨海默氏病(60岁-95岁0.5%-48%)、其他老年痴呆症(60岁-95岁1.3%-60%);80岁以上抑郁症流行率30.3%;帕金森病1.6%;意外伤害的跌倒率为15%-26%。
老年生活的健康与否直接关乎到一个家庭的生活幸福指数,在八零后九零后独生子女居多的年代,父母退休之后更多的是承担着照看孙辈的责任,一旦老人生病,子女就会在老人、孩子、工作之间辗转奔波,一旦碰上父母和孩子身体同时不舒服,可能就要子女在下班之后,火速从公司赶往医院,还要从儿科到住院区,一天拎着饭盒来回跑上十几趟,堪比奥运项目中的铁人三项了!
相信不少人或者说身边的朋友或多或少的都遇到过这种相似的问题。笔者的同事,在离异之后带着孩子和父母一起生活,在孩子上小学的时候,自己的母亲生病住院,她需要一边辅导孩子、一边照顾老人,工作还不能落下,毕竟家庭的生活支出全靠他一个人,一连两个月的奔波使得她心力交瘁。看到同事的样子,我们都祈祷自己的父母健康,远离疾病。可是,如果这一天真的来临,谁又能来帮我们照顾父母。
按照国际通行标准,当一个社会65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7%时,就进入了老龄化社会,而我们的开封,根据去年进行的第七次人口普查,65岁及以上人口足足有684965人,占开封市总人口的14.20%,这个比例远远的甩出了河南城市的平均水平,与郑州市的8.98%也相距甚远。人口老龄化带来的颐养问题,已经是摆在无数开封人面前的大难题!
更为严峻的是,在开封市内,虽然每个区都建有大型的养老机构,但是这些远远无法满足实际需求。区一级别的养老院床位大概在50——150张之间,镇级的养老院床位则低于50张。粗略的计算一下,在拥有超68万老龄人口的开封,区一级别的养老机构大致需要4600家,再看看开封现有的寥寥数家养老机构,实在是杯水车薪!
在如此艰难难的开封养老的问题之下,想必屏幕前的朋友也会不禁的有个疑问,虽然自己还年轻,但是将来自己步入老年生活之后,究竟怎样的生活才是自己想要的?怎样的居所才能够容纳自己的生活乐趣,不必为诸多事情烦心,真正的享受生活?可以在公众号留言给我们,或者填写调查问卷“你向往的老年生活”,一起为自己的“老年生活”规划一下!